DNA VS 易经(1)

DNA VS 易经(1)

刘老师 发表于 2017-11-04 12:57 上一篇 下一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ba91e0102vwpe.html


 生命现象千变万化, 生物学家猜测全部秘密尽在DNA中。

       世界现象变化无穷,易经研究学者断定秘密全藏在易经里。
       DNA正在被探索中,最新的成就是人类基因图谱,还不知道究竟是真是假。
       易经被研究了几千年,除了用于算命,世人普遍不知道它还有其它什么用途。
       对DNA和易经,迄今为止,几乎就没有人说明白,尽管有很多人都同意它们蕴藏了生命与世界的最高秘密。 
       秘密尽藏却难以道明,可谓神秘。分别看DNA与易经就够神秘了。若是将DNA与易经绑在一起去看,就更神秘了。说不准会是神秘的极致。
      从《RELIGION101》再一次步入宗教王国领地,为犹太国卡巴拉的神秘所深深牵引。立即忆及到西方科学中的DNA和东方文化内的易经这二大神秘。
      一阵网络知识库检索后,才知道这东西二大神秘竟然联系紧密!

      不打算卷入可能遇到的极致神秘中。但很想借其神秘极致,分别再领略DNA与易经的联系现象。不明白不要紧,权当是看看热闹而已。反正,神秘是神的秘密,从来就不准备也信不可能弄明白。东扯西拉地找过来关于DNA与易经的一些资讯,尝试能用它们拼出一个DNA VS 易经的关系轮廓图。

                               什么是DNA?

       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 的缩写,即是脱氧核糖核酸, 因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而得名。

                                      


       DNA是人身体内细胞的原子物质,是人体遗传的基本载体。它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母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女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每个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其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其中,男性的精子细胞和女性的卵子,各有23个染色体。当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时候,夫妻之间各自提供的23条染色体,在受精后相互配对,构成了23对(46条)孩子的染色体。因此,每人从生父处继承一半的分子物质,而另一半则从生母处获得。如此循环往复,构成生命的延续。

       除了RNA(核糖核酸)生物与病毒外,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生物体亲子之间的相似性和继承性即所谓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分子中。由于人体约有30亿个碱基对构成整个染色体系统,而且在生殖细胞形成前的互换和组合是随机的,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30亿个核苷酸的组成序列,这就是人的遗传多态性。尽管遗传多态性的存在,但每一个人的染色体必然也只能来自其父母,这就是DNA亲子鉴定的理论基础。

       DNA分子极为庞大(分子量一般至少在百万以上),主要组成成分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描述了DNA的结构:由一对多核苷酸链相互盘绕组成双螺旋。他们因此与伦敦国家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威尔金斯共享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从1953年科学家发现了DNA的结构后,许多伟大的DNA生物技术便随之而产生,造福人类。

       DNA背景:

       早在1868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米歇尔从人的脓细胞中分离出大量的磷酸和氮的酸性化合物,称之为核素,后来改称为核酸,1940年国外的生物学家在继续研究中渐渐认识到核酸与遗传之间的关系,1953年美英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终于为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以后大量的研究完全证实了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以及核糖核酸在蛋白质生成中的作用。

       核酸的最基本构成成分包括碱基、戊糖和磷酸。核酸中的戊糖有两种:D─核糖和D2─脱氧核糖。因此,可以把核酸分为两类: 

        1、含糖者称为核糖核酸,即RNA。 它主要存在于细胞中,按功能分为三种: 

       1)信使核糖酸(mRNA) 

       2)转运核糖核酸(tRNA) 

       3)核蛋白核糖核酸(rRNA) 

       2、含脱氧核糖者为脱氧核糖核酸,即DNA。98%以上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并与组蛋白结合而集中于染色体内。

        3、RNA和DNA异同:

        1)共同特征:RNA和DNA中都含有腺嘌呤(A)、乌嘌呤(G)、和胞嘧啶 (C)。

         2)区别: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含有胸腺嘧啶(T),而无尿嘧啶(U)。 RNA中有尿嘧啶U而无胸腺嘧啶T。

       结论1:DNA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因此是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核心

                 DNA处在生物链中的哪一个层次

        迄今为止,生物学将生物链划分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如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细胞主要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表面有细胞膜。高等植物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质体,体内有叶绿体和液泡,还有线粒体。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则无。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前的细胞称母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称子细胞。细胞分裂通常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步。在核分裂过程中母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子细胞。在单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就是个体的繁殖,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是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细胞可以说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以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某些细胞的细胞质中。98%以上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并与组蛋白结合而集中于染色体内。


       结论2:DNA位于细胞中细胞核内与细胞核外的细胞质中,是构成生物生命最基本单元的一个组成部分


                   DNA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下面是从网络上找来的一个故事,从中可知DNA的角色、作用与价值:

       人体细胞中非常重要的是染色体,它控制细胞的性状和繁殖。但染色体只是载体,真正起控制作用的是其中的DNA分子。DNA分子为一种双螺旋结构,排在外两侧的是磷酸分子和脱氧核糖分子,这是所有DNA都相同的,真正控制信息的是藏在中间的四个碱基的不同排列次序。这四个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而且其配对原则是A配T、G配C,这就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一方面通过自身解旋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来达到遗传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细胞)的性状。DNA是通过信使 RNA的转录过程把信息从细胞核中带到细胞质中去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在信使 RNA中,以尿嘧啶U代替胸腺嘧啶T与A配对。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以信使 RNA为模板,通过转运RNA 把游离的氨基酸载到核糖体中,并以信使RNA的碱基顺序把氨基酸排列起来组成蛋白质。转运RNA一端有三个碱基与信使RNA配对,另一端载游离氨基酸。



       蛋白质是生命体的重要物质。在它的合成过程中,要接收来自DNA的遗传信息。但DNA是细胞核内的物质,而蛋白质却在细胞质中,DNA这样的生物大分子是不可随意穿越核膜进入细胞质的。那么,细胞核内的遗传密码又是如何被带入到细胞质去的呢?生物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遗传信息的走向是由DNA传递给RNA,再由RNA传递给蛋白质。RNA在把氨基酸携带到肽链进行生物合成的过程中,是由转运RNA(tRNA)作为“受体”来完成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作用是从DNA长链上转录所需要的遗传密码片段,成为合成蛋白质的模版。最初的一个疑问是:遗传信息为什么不直接把氨基酸运送到细胞中的DNA那里去合成蛋白质呢?科学家们认为,细胞中的DNA是生物传宗接代的根本,是遗传信息的原件,是一张宝贵的绝密图纸,千万不能遗失。所以,它只能锁在细胞核中,只允许复印和抄录,不允许带出。此外,细胞核内空间狭小,合成工程不宜在此进行。

                                   


       DNA在执行指挥生产蛋白质时,它的双链首先拆开,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这个合成的过程是按照碱基互补原则进行的。转录后的mRNA带有合成蛋白质的全部信息,然后离开细胞核,与细胞质中的小颗粒结合在一起的,这个小颗粒叫核糖体。细胞里的蛋白质都是在这个小颗粒里合成的,因此可以说,核糖体是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车间。要把mRNA翻译成蛋白质,还需要一个译员,它也必须认识mRNA上的文字——遗传密码,以及蛋白质的文字——氨基酸。这个译员就是转运RNA(tRNA),它的工作就是领着特定的氨基酸,来到核糖体那里与mRNA对号入座,一个一个的氨基酸被不断地加长,直到完成整条肽链的合成。RNA合成蛋白质的效率是惊人的,有的每分钟可以连接1500个氨基酸。

                                             转录     翻译

                                        DNA  ——> RNA ——> 蛋白质

   一份原件(DNA),一张蓝图(从DNA长链上转录的遗传密码片段),一个信使(mRNA),一个车间(rRNA),一个译员和搬运工(tRNA),一条多肽链,当然还有做辅助工作的酶,这就是一个蛋白质合成的全部工序,也是遗传信息的流向图。DNA上的遗传信息先转录成mRNA,在rRNA和tRNA的参与下,将信息再翻译成蛋白质。这就是遗传学中的中心法则。1957年由克里克首先提出。

                                         


       中心原则最初认为,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倒流回到DNA,但科学家们后来发现,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的流动也能够被逆转,这一现象发生在一组被称为逆转录病毒的病毒中。与艾滋病相关的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就是一种逆转录病毒。病毒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侵入到宿主细胞中,并接管它的细胞机器,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基因。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在宿主细胞中,为了复制,它先把自己的以RNA为基础的基因复制成一条DNA链(这是正常转录的逆过程,正常转录是从DNA中得到一份RNA拷贝)。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条RNA-DNA双链,然后RNA链分解,DNA再形成双链。这时,病毒基因同宿主细胞的基因是同一种形式,这使宿主细胞毫不知情地接受了它们,将它们与自己的基因同等看待。病毒用于催化上述从RNA到DNA的三个步骤的酶叫逆转录酶,它是1970年由美国病毒学家特明(1934~1994)和巴尔的摩(1938~)各自独立发现的。这一发现揭示了生物遗传中存在着由RNA形成DNA的过程,发展和完善了中心法则。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与中心法则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以非常简洁明了而又极其优美的表达形式,共同揭开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生命物质合成的秘密。

       结论3:DNA的主要作用就是储藏并通过RNA提供遗传信息,用以生成蛋白质


                          DNA生存在怎样的环境

       DNA生存的大环境显然是细胞,小环境是细胞核。合成基地则是核糖体。

       细胞

       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O、C、H、N、Si、K、Ca、P、Mg,其中O、C、H、N四种元素占90%以上。细胞化学物质可分为两大类:无机物和有机物。在无机物中水是最主要的成分,约占细胞物质总含量的75%-80%。



         一、水与无机盐

      (一)水是原生质最基本的物质

       水在细胞中不仅含量最大,而且由于它具有一些特有的物理化学属性,使其在生命起源和形成细胞有序结构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游离水,约占95%;另一种是结合水,通过氢键或其他键同蛋白质结合,约占4%~5%。随着细胞的生长和衰老,细胞的含水量逐渐下降,但是活细胞的含水量不会低于75%。水在细胞中的主要作用是,溶解无机物、调节温度、参加酶反应、参与物质代谢和形成细胞有序结构。

     (二)无机盐

       细胞中无机盐的含量很少,约占细胞总重的1%。盐在细胞中解离为离子,离子的浓度除了具有调节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外,还有许多重要的作用。

       主要的阴离子有Cl-、PO4-和HCO3-,其中磷酸根离子在细胞代谢活动中最为重要:①在各类细胞的能量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②是核苷酸、磷脂、磷蛋白和磷酸化糖的组成成分;③调节酸碱平衡,对血液和组织液pH起缓冲作用。

       主要的阳离子有:Na+、K+、Ca2+、Mg2+、Fe2+、Fe3+、Mn2+、Cu2+、Co2+、Mo2+。

       二、细胞的有机分子

      细胞中有机物达几千种之多,约占细胞干重的90%以上,它们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有机物中主要由四大类分子所组成,即蛋白质、核酸、脂类和糖,这些分子约占细胞干重的90%以上。

     (一)蛋白质

       在生命活动中,蛋白质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大分子,几乎各种生命活动无不与蛋白质的存在有关。蛋白质不仅是细胞的主要结构成分,而且更重要的是,生物专有的催化剂--酶是蛋白质,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离不开蛋白质。一个细胞中约含有104种蛋白质,分子的数量达1011个。

      (二)核酸

       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分子,所有生物均含有核酸。核酸是由核苷酸单体聚合而成的大分子。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DNA。当温度上升到一定高度时,DNA双链即解离为单链,称为变性(denaturation)或熔解(melting),这一温度称为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碱基组成不同的DNA,熔解温度不一样,含G-C对(3条氢键)多的DNA,Tm高;含A-T对(2条氢键)多的,Tm低。当温度下降到一定温度以下,变性DNA的互补单链又可通过在配对碱基间形成氢键,恢复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复性(renaturation)或退火(annealing)。

      (三)糖类

       细胞中的糖类既有单糖,也有多糖。细胞中的单糖是作为能源以及与糖有关的化合物的原料存在。重要的单糖为五碳糖(戊糖)和六碳糖(己糖),其中最主要的五碳糖为核糖,最重要的六碳糖为葡萄糖。葡萄糖不仅是能量代谢的关键单糖,而且是构成多糖的主要单体。

      多糖在细胞结构成分中占有主要的地位。细胞中的多糖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营养储备多糖;另一类是结构多糖。作为食物储备的多糖主要有两种,在植物细胞中为淀粉(starch),在动物细胞中为糖元(glycogen)。在真核细胞中结构多糖主要有纤维素(cellulose)和几丁质(chitin)。

     (四)脂类

       脂类包括:脂肪酸、中性脂肪、类固醇、蜡、磷酸甘油酯、鞘脂、糖脂、类胡萝卜素等。脂类化合物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1、中性脂肪(neutral fat)

      ①甘油酯:它是脂肪酸的羧基同甘油的羟基结合形成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甘油酯是动物和植物体内脂肪的主要贮存形式。当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或脂类过剩时,即可转变成甘油酯贮存起来。甘油酯为能源物质,氧化时可比糖或蛋白质释放出高两倍的能量。营养缺乏时,就要动用甘油酯提供能量。

      ②蜡:脂肪酸同长链脂肪族一元醇或固醇酯化形成蜡(如蜂蜡)。蜡的碳氢链很长,熔点要高于甘油酯。细胞中不含蜡质,但有的细胞可分泌蜡质。如:植物表皮细胞分泌的蜡膜;同翅目昆虫的蜡腺、如高等动物外耳道的耵聍腺。

      2、磷脂

      磷脂对细胞的结构和代谢至关重要,它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也是许多代谢途径的参与者。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大类。

      3、糖脂

      糖脂也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与细胞的识别和表面抗原性有关。

      4、萜类和类固醇类

       这两类化合物都是异戊二烯(Isoptene)的衍生物,都不含脂肪酸。

       生物中主要的萜类化合物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E、K等。还有一种多萜醇磷酸酯,它是细胞质中糖基转移酶的载体。

       类固醇类(Steroids)化合物又称甾类化合物,其中胆固醇是构成膜的成分。另一些甾类化合物是激素类,如雌性激素、雄性激素、肾上腺激素等。

       细胞核

       细胞质里含有一个近似球形的细胞核(Nucleus),是由更加黏稠的物质构成的。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往往被中央液泡推挤到细胞的边缘。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易被洋红、苏木精、甲基绿、龙胆紫溶液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叫做染色质(Chromatin)。生物体用于传种接代的物质即遗传物质,就在染色质上。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质在分裂间期螺旋缠绕成染色体。



             

       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有些细胞含有两个或多个细胞核,如肌细胞、肝细胞等。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染色质、核液和核仁四部分。核膜与内质网相通连,染色质位于核膜与核仁之间。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一种有机物大分子,又叫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复制,DNA也随之复制为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还有RNA,RNA是DNA在复制时形成的单链,它传递信息,控制合成蛋白质,其中有转移核糖核酸(tRNA)、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细胞核的机能是保存遗传物质,控制生化合成和细胞代谢,决定细胞或机体的性状表现,把遗传物质从细胞(或个体)一代一代传下去。但细胞核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和细胞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表现出细胞统一的生命过程。细胞核控制细胞质;细胞质对细胞的分化、发育和遗传也有重要的作用。

       核糖体(Ribosomes)

       核糖体是椭球形的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膜的外表面(供给膜上及膜外蛋白质),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供给膜内蛋白质,不经过高尔基体,直接在细胞质基质内的酶的作用下形成空间构形),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基地。




       结论4:DNA的生成与生长离不开适宜的细胞环境

                DNA的近邻有哪些

       根据DNA的作用机理,与DNA密切相关的原子、分子或物质主要有蛋白质及氨基酸、酶、染色体与基因。          

      蛋白质在生物学中,蛋白质被解释为是由氨基酸借肽键联接起来形成的多肽,然后由多肽连接起来形成的物质。通俗而言,蛋白质就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蛋白质是荷兰科学家格利特·马尔德在1838年发现的。他观察到有生命的东西离开了蛋白质就不能生存。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极重要的高分子有机物,占人体干重的54%。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因氨基酸的组合排列不同而组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人体中估计有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体的生长、发育、运动、遗传、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种运动方式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人体内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如胺类、神经递质、多肽类激素、抗体、酶、核蛋白以及细胞膜上、血液中起“载体”作用的蛋白都离不开蛋白质,它对调节生理功能,维持新陈代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运动系统中肌肉的成分以及肌肉在收缩、作功、完成动作过程中的代谢无不与蛋白质有关,离开了蛋白质,体育锻炼就无从谈起。蛋白质若缺乏,成年人会出现肌肉消瘦、肌体免疫力下降、贫血,严重者将产生水肿等症状。未成年人则会出现:生长发育停滞、贫血、智力发育差,视觉差等症状。蛋白质若过量,在体内无足够空间贮存,肌体无法吸收,过量摄入蛋白质,将会因代谢障碍产生蛋白质中毒甚至于死亡。



       氨基酸:氨基酸(amino acid)是氨基酸是指含有氨基的羧酸,也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它是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氨基连在α-碳上的为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

       生物体内的各种蛋白质是由20种基本氨基酸构成的。除甘氨酸外均为L-α-氨基酸,其结构通式如图(R基为可变基团):



       除甘氨酸外,其它蛋白质氨基酸的α-碳原子均为不对称碳原子(即与α-碳原子键合的四个取代基各不相同),因此氨基酸可以有立体异构体,即可以有不同的构型(D-型与L-型两种构型)。

      组成蛋白质的大部分氨基酸是以埃姆登-迈耶霍夫(Embden-Meyerhof)途径与柠檬酸循环的中间物为碳链骨架生物合成的。例外的是芳香族氨基酸、组氨酸,前者的生物合成与磷酸戊糖的中间物赤藓糖-4-磷酸有关,后者是由ATP与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的。微生物和植物能在体内合成所有的氨基酸,动物有一部分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一般由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中间物,经多步反应(6步以上)而进行生物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所需的酶约14种,而必需氨基酸的合成则需要更多的,约有60种酶参与。生物合成的氨基酸除作为蛋白质的合成原料外,还用于生物碱、木质素等的合成。另一方面,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由于氨基转移或氧化等生成酮酸而被分解,或由于脱羧转变成胺后被分解。

        氨基酸在人体内通过代谢可以发挥下列一些作用:①合成组织蛋白质;②变成酸、激素、抗体、肌酸等含氨物质;③转变为碳水化合物和脂肪;④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及尿素,产生能量。

       从营养学的角度区别,氨基酸可分为:

       1、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指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适应机体的需要,必需由食物蛋白供给,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成人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约为蛋白质需要量的20%~37%。共有8种其作用分别是:

       赖氨酸:促进大脑发育,是肝及胆的组成成分,能促进脂肪代谢,调节松果腺、乳腺、黄体及卵巢,防止细胞退化;

       色氨酸: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

       苯丙氨酸:参与消除肾及膀胱功能的损耗;

       蛋氨酸(甲硫氨酸):参与组成血红蛋白、组织与血清,有促进脾脏、胰脏及淋巴的功能;

       苏氨酸:有转变某些氨基酸达到平衡的功能;

       异亮氨酸:参与胸腺、脾脏及脑下腺的调节以及代谢;脑下腺属总司令部作用于甲状腺、性腺;

        亮氨酸:作用平衡异亮氨酸;

        缬氨酸:作用于黄体、乳腺及卵巢。

       2、半必需氨基酸和条件必需氨基酸:

       精氨酸:精氨酸与脱氧胆酸制成的复合制剂(明诺芬)是主治梅毒、病毒性黄疸等病的有效药物。

       组氨酸:可作为生化试剂和药剂,还可用于治疗心脏病,贫血,风湿性关节炎等的药物。

      人体虽能够合成精氨酸和组氨酸,但通常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因此,又被称为半必需氨基酸或条件必需氨基酸,在幼儿生长期这两种是必需氨基酸。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成人比婴儿显著下降。

        3、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amino acid):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说人体不需要这些氨基酸,而是说人体可以自身合成或由其它氨基酸转化而得到,不一定非从食物直接摄取不可。这类氨基酸包括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及其胺)、脯氨酸、酪氨酸、胱氨酸。有些非必需氨基酸如胱氨酸和酪氨酸如果供给充裕还可以节省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

      酶是蛋白质中的一种。酶通过参与生化反应,完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我们身体有数千种酶,每一种只能参与一种生化反应。人体细胞里每分钟进行一百多次生化反应。酶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的作用。相应的酶充足,反应就会顺利、快捷的进行,我们就会精力充沛,不易生病。否则,反应就变慢或者被阻断。

       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遗传物质深度压缩形成的聚合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而已。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其本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的组合(即核蛋白组成的,又称组蛋白),不均匀地分布于细胞核中,是遗传信息(基因)的主要载体,但不是唯一载体(如细胞质内的线粒体)。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缩聚而成的棒状结构。人体细胞核中含46条染色质丝,其DNA链总长约1m,只有以螺旋化状态才能被容纳于直径4~5μm的核中。



       人体内每时每刻都有许多细胞新生,更换衰老死亡的细胞,以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及损伤后的修补。细胞的繁殖是通过细胞的分裂来实现的。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基本上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分裂的方式可分为两种

      (一)间接分裂(有丝分裂)

       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的90%~95%,分裂间期中,细胞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二)减数分裂

       这种细胞分裂形式是随着配子生殖而出现的,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都有减数分裂过程。减数分裂与正常的有丝分裂的不同点,在于减数分裂时进行2次连续的核分裂,细胞分裂了2次,其中染色体只分裂一次,结果染色体的数目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发生的时间,每类生物是固定的,但在不同生物类群之间可以是不同的。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合子减数分裂或称始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发生在受精卵开始卵裂时,结果形成具有半数染色体数目的有机体。这种减数分裂形式只见于很少数的低等生物。二是孢子减数分裂或称中间减数分裂,发生在孢子形成时,即在孢子体和配子体世代之间。这是高等植物的特征。三是配子减数分裂或称终端减数分裂,是一般动物的特征,包括所有后生动物、人和一些原生动物。这种减数分裂发生在配子形成时,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成熟期的最后2次分裂,结果形成精子和卵。

       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的组织,分化前和分化后的细胞不属于一类型。那些形态相似的,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组成器官。各种器官协调配合,形成系统。各种器官和系统组成生命体。

       基因:基因(遗传因子)是指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是遗传变异的主要物质。除某些病毒的基因由核糖核酸(RNA)构成以外,多数生物的基因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并在染色体上作线状排列。基因一词通常指染色体基因。在真核生物中,由于染色体在细胞核内,所以又称为核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中的基因则称为染色体外基因、核外基因或细胞质基因,也可以分别称为线粒体基因、质粒和叶绿体基因。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一个基因组中包含一整套基因。相应的全部细胞质基因构成一个细胞质基因组,其中包括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等。原核生物的基因组是一个单纯的DNA或RNA分子,因此又称为基因带,通常也称为它的染色体。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座位,每个基因都有自己特定的座位。 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不同形态的基因都称为等位基因。在自然群体中往往有一种占多数的(因此常被视为正常的)等位基因,称为野生型基因;同一座位上的其他等位基因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由野生型基因通过突变产生,相对于野生型基因,称它们为突变型基因。在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内有两个同源染色体,所以每一个座位上有两个等位基因。如果这两个等位基因是相同的,那么就这个基因座位来讲,这种细胞或个体称为纯合体;如果这两个等位基因是不同的,就称为杂合体。在杂合体中,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往往只表现一个基因的性状,这个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另一个基因则称为隐性基因。

       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因此,基因具有双重属性:物质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属性)。

      基因的表达过程是将DNA上的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然后再经过翻译将其传递给蛋白质。在翻译过程中tRNA负责与特定氨基酸结合,并将它们运送到核糖体,这些氨基酸在那里相互连接形成蛋白质。这一过程由tRNA合成酶介导,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生成错误的蛋白质,进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值得庆幸的是,tRNA分子与氨基酸的匹配非常精确,只不过迄今为止人们对这种机制还缺乏足够的了解。

      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在繁衍后代上,基因能够“突变”和变异,当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的影响,后代的基因组会发生有害缺陷或突变。绝大多数产生疾病,在特定的环境下有的会发生遗传。也称遗传病。在正常的条件下,生命会在遗传的基础上发生变异,这些变异是正常的变异。

      南海网2006年10月23日消息:据《中国日报》报道人体所有遗传信息都存在于基因中,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以来,人体遗传密码正在被逐步破译。如今,世界第一份“个人版”基因组图谱也将出炉,它的主人就是曾在“人类基因组”图谱绘制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

      基因图谱研究表明:人体有23对染色体,由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包含数万个基因。找出30亿个碱基对在DNA链上的准确位置,弄清各个基因的功能,对它们进行编目并最终绘制出包含人体全部遗传密码的图谱,将为医学翻开全新的一页,使人类能够征服癌症、心脏病、阿尔茨海默氏症等多种顽疾。同时,每个人都有一套染色体,绝大部分DNA序列是一样的,但是有千分之一的差别,这千分之一的差别造成了个体间的遗传差异。因此,绘制个人DNA图谱也将有助于量体裁衣地进行个人身体保健和疾病治疗。 

       结论5:DNA与蛋白质之间存在一个秘密约定


                             DNA的最大秘密究竟是什么?

       DNA本身就是秘密。决定它的秘密可以视为DNA的最大秘密。这个最大秘密不得而知,但DNA一代传一代,总是会有第一代第一个。大概只有它第一个创造者,如果存在的话,且代称以神知道。因此,DNA的最大秘密其实就是神秘!

                                


       有人提出了DNA密码子(codonm)的概念,提出RNA分子中每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编成一组,在蛋白质合成时,代表某一种氨基酸。 1967年美国科学家尼伦伯格和考拉那,发现由嘌呤嘧啶和嘧啶碱所组合的三联体排列而成的六十四个基因密码,破译了生物遗传密码。并且还发现,信使RNA在细胞中能决定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次序。也就是说,信使RNA分子中的四种核苷酸(碱基)的序列能决定蛋白质分子中的20种氨基酸的序列。

        人类的DNA含有30亿个核苷酸密码,全部由4个碱基排列组成,即鸟嘌呤(G)、腺嘌呤(A)、胞嘧啶(C)、胸腺嘧啶(T)。活细胞中的DNA是双链,两链之间相互缠绕形成双螺旋。双链通过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维持着双螺旋结构。DNA双螺旋结构的4种碱基之间,具有绝对不变的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与G配对。因此,双螺旋中的两条DNA链是互补序列。DNA双链中一条是模板链,另一条是编码链。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是DNA双链中按碱基配对规律能指引转录生成RNA的一股单链。编码链(coding strand)是DNA双链中与模板链相对的单链,不进行转录,也称为反义链。两条链互相缠绕,互为阴阳。编码链是生物基本单位-基因-的模版,可以视之为阳,另一条链保证编码链的稳定性,含阴阳相辅之意,成为补链。补链可以调控编码链,当编码链过于活跃的时候,补链可以起到平衡的效果。DNA的阴阳链不是固定的,对于不同的片段(不同的基因),阴阳可能是两条链中的任意一条。每条DNA链是由核苷酸顺序排列构成的。核苷酸可分为两类 – 嘌呤和嘧啶。嘧啶短而嘌呤长,可分别视为阴阳。嘌呤又分腺嘌呤(A)和鸟嘌呤(G),嘧啶分为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可以看为DNA的四象。当DNA阳链的一个位置为嘌呤,阴链的相对位置一定是嘧啶,反之亦然。对应关系为A对T,G对C。G和C的配对结合力比A和T要强。DNA上每三个相连的核苷酸为一个编码单位,一共有64个编码。基因就是由64种编码的排列。生物的差别就是由编码排列不同的结果。使用符号表示说明如下:

        核酸中的碱基有两类──嘌呤碱和嘧啶碱:嘌呤碱为阳性,符号设为“─”,嘧啶碱为阴性,符号设为“--”。 其中阳性嘌呤碱,主要有:腺嘌呤碱;符号“ ─ + --”,英文字母“A”。鸟嘌呤碱,符号“=”,即四象中的太阳,英文字母“G”。阴性的嘧啶碱主要有:胞嘧啶,符号“==”,英文字母“C”;尿嘧啶,符号“ -- + —”,英文字母“U”,还有胸腺嘧啶包含在以上几种组合中,英文字母“T”。DNA中有胸腺嘧啶(T)无 尿嘧啶(U),RNA中有尿嘧啶(U)而无胸腺嘧啶(T)。因此,若以DNA碱基组合来说,即说成是G、A、T、C编码顺序组合或遗传密码;如以RNA碱基组合来说,则说成是G、A、U 、C顺序组合或遗传密码。既然RNA是DNA的翻版,二种说法都成立并常见。

       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用碱基符号G、A、U 、C表示的RNA分子的六十四种遗传密码。



      蛋白质是由比较普遍存在的20种氨基酸组成的,这就发生了四种碱基如何决定20 种氨基酸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初步弄清了这个问题,就是由三个碱基的不同排列顺序决定一个氨基酸密码。现已查明20 种氨基酸的全部密码。猜想这只是DNA神秘之一,但绝不是其全部神秘。

      即便只是DNA密码子这一点点神秘,居然与另一个来自东方的神秘发生了联系!

     结论6DNA(即RNA)分子中四种核苷酸(碱基)的序列能决定蛋白质分子中的20种氨基酸的序列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作者
刘老师

学无止境,虚怀若谷!


文章:202
本类推荐
DNA VS 易经(2)
刘老师  2017-11-04 17:04:00
   2029   
本类热门
德国工业4.0看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
   2851   
DNA VS 易经(1)
刘老师  2017-11-04 12:57:00
   2688   
汤恩比博士看二十一世纪的世界
   2474   
听量子理论之父普朗克讲“佛法”
   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