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创立“未来科学大奖” 奖金100万美元媲美诺贝尔奖

中国民间创立“未来科学大奖” 奖金100万美元媲美诺贝尔奖

刘老师 发表于 2016-02-23 10:01 上一篇 下一篇


由中国顶尖科学家和科技领袖发起的一项民间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昨天在北京正式创立,发起人希望“做中国人自己的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设立生命科学大奖和物质科学大奖,奖金各为100万美元,首期100%由中国人出资,将于2017年首度颁奖。

“未来科学大奖”昨天在北京设立

“中国民间诺贝尔奖”成立

昨天,“未来论坛”2016年年会在北京举行,论坛正式成立了被称为中国民间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

据中新社报道,未来论坛成立于2015年,发起人为中国领先的科学家和科技领袖,包括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北京大学教授饶毅、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联想集团CEO杨元庆、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等。

在以“人类认知新百年”为主题的2016年会上,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未来论坛科学家委员会委员饶毅指出,在学术界面临公信力危机和社会存在诚信危机的今天,我们建立未来科学大奖,相信其意义将超过科学界、学术界,希望一百年以后人们会说,未来科学大奖对于中国的进步起了良性的作用。

未来论坛首届轮值主席、金沙江创投总经理丁健在致辞中表示:“我们这一代人不应该只满足于做人类文明的受益者,中国的科学家更不应该仅仅在低端加工和山寨模仿中苟且,”他指出,未来论坛希望向世界表达中国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的决心,我们要携手走进世界未来文明的贡献者和引领者的行列。

在主题为“中国如何引领全球创新”的演讲中,李彦宏表示,中国创新具有两大优势:巨大的市场和先行先试的理念。今天发布的未来科学大奖将奖励那些在中国做出创新的人才,这会对各种人才产生吸引力,以把不同领域优秀的企业家、科学家等人才聚集起来,加深沟通,产生更多创新。

同日下午,美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为未来科学大奖致辞。杨振宁表示,现在世界上的民间科学大奖,“还没有一个是在中国大陆的土地上扎根的”,“这个未来科学大奖将来发展的前途,就像这个中国整个的土地的广大的人口的众多一样也要发生极大的影响”。

杨振宁在论坛致辞

相关报道:未来科学大奖诞生记

(新浪财经 文|李晓明 彭雯)

我们时常向往未来,心之所向其实是对未知世界的美好期待。然而,人类行为正在塑造一个怎样的未来?”

2015年末的一天,当《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写下这段话时,他所参与的一个名为“未来论坛”的民间组织即将迎来成立一周年的日子。

作为理性而审慎的科学家,饶毅向来惴惴于“预测未来”的话题,他谨慎地写道:眼下以及可见的未来,也许没有什么力量,能如科学和技术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这般深刻地影响着人类世界的未来。

未来,需要科学的指引。

短短一年间,未来论坛成功举办了12期讲座,应邀而来的科学家皆为一时之选:张首晟、张双南、潘建伟、李凯、谢晓亮、丁洪、文小刚……

当这些蜚声学界的大家走上讲坛时,台下的观众不仅有曾经的部级领导,也有知名的企业家、投资人,当然也有高校的学子,甚至是跃跃提问的小学生。

2015年12月26日,圣诞节后,一次重度雾霾天气笼罩北京。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毛淑徳教授即将登上年度最后一期讲座,未来论坛秘书长武红一度担心到场的观众会比较少,但很快她发现自己多虑了,蜂拥而入的观众迅速占满了偌大的会场。

更让武红意外的是,那天来了很多小朋友。“我要一直做下去”,忽然她有些感动,“也许一个孩子只是听了一次科学家的演讲,就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一切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过去15年,在博鳌亚洲论坛、《财经》年会、陆家嘴论坛等高端论坛中,总能看到武红穿梭于政经两界高端人群中。她是公关界翘楚,自称“做论坛出身”,却总在幕后。

直到有一天,她在翻看一本名为《奇点临近》的书时,“未来”二字突然从脑海里跳脱出来:中国的未来需要什么?人们不能只关注当下赚钱啊,总要抬起头,想一想未来10年、20年我们会往哪儿走。

“这正是我想做的。它就像我心中的一个梦。”武红先后和衣锡群、高西庆、朱云来几位前辈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肯定后立即着手找钱。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是武红找的第一个人。当他听到“未来”的创意时脱口而出:“我很久没有这么兴奋了,你知道吗?当年我们小的时候,就有《小灵通漫游未来》,我们从没停止过思考未来”。

接着,武红找到了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丁健。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拥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信息科学硕士学位的丁健向来严谨,一上来就挑战武红的创意:做这个事情,不能仅仅是一个想法,我们要立足长远,明确组织的性质、结构,建立组织的理念,完善组织的专业性、公正性。

2014年的夏天,十余位企业家、投资人纷纷“入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许多人都拥有顶尖名校理工科背景:陈恂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并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邓锋清华大学电子系本科毕业,在南加州大学取得计算机硕士学位;沈南鹏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被同学视为数学天才,硕士毕业于耶鲁大学。

他们并未泯灭好奇心。丁健曾说,“把财富当成了成功的很重要的标准后,中国人对科学的好奇心事实上被压抑了,觉得好奇心是孩子的事,不是一个成功者该干的事。实际上人类最伟大的成功都是被好奇心推动的”。有一次他和物理学家文小刚聊到心潮澎湃,当即表示想读一个物理学硕士。

万通集团主席冯仑是社会科学背景出身,在一次访谈中,他半开玩笑地说,“我跟科学家在一起都不太敢说话,只能听他们说”。然而,冯仑却对中国人“对自然的追求弱于对人的关系的追求”、“缺乏科学精神背后的民族性、历史性根源”有深刻的洞察。这一轮经济增长模式和大的背景中科技创新因素驱动的重要作用,同样引起了这位企业家的思考。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作者
刘老师

学无止境,虚怀若谷!


文章:202
本类推荐
DNA VS 易经(2)
刘老师  2017-11-04 17:04:00
   2021   
本类热门
德国工业4.0看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
   2848   
DNA VS 易经(1)
刘老师  2017-11-04 12:57:00
   2682   
汤恩比博士看二十一世纪的世界
   2461   
听量子理论之父普朗克讲“佛法”
   2094